金米兰咖啡时间——第一期 巴西
第一期 咖啡豆住在温柔乡——巴西
(扫码即可收听音频)
在谈巴西咖啡之前,我想谈谈农作物会对一个国家格局的影响。就拿中国举例子,我们现在可能已经是一个15亿人口的大国。可是在明朝中期,中国只有几千万人,是什么让中国成为泱泱大国的呢?这跟明朝末期从南美洲引进中国的玉米有非常大的关系。有了玉米之后,中国有限的土地就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些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这些人子子孙孙到了现在,已经有15亿了。我们在80年代中期不得不提出计划生育政策,一些80后朋友失去了有兄弟姐妹的机会。这个原因,我觉得,可能跟玉米有一定的关系。
早期咖啡种植园里的奴隶
那么,咖啡对巴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当然,咖啡让巴西有了外汇收入,解决了人们的生活问题。但是更重要的,大家也许不知道,当咖啡传到巴西的时候,巴西还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农奴制国家,是一个受葡萄牙政府控制的殖民地。老百姓就在这片土地默默耕耘,不知道外边世界发生了什么。后来有了咖啡,这种东西要出口到欧洲和美国,这样人们就有了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咖啡不仅是一种农产品,还成了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当他们知道外边的花花世界的时候,巴西人民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独立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成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呢?于是,在1822年,由佩德罗一世成立了君主国家。在67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889年,他们成立了共和国。所以咖啡不仅给人民带来收入,解决了生活问题,还给巴西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来自巴西黄色的咖啡果实
在1727年,咖啡豆第一次被种植到巴西这片土地,他们当时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叫Carmo de Minas,这是一个非常优良的种植咖啡的地方。这里有低山谷,有高地,这里的高原都在900米到1200米之间。有充沛的河水和雨水,是一个天然的种植咖啡的场所。2014年,我去了Carmo de Minas,去寻找那里的咖啡豆。我当时要寻找的一个品种叫Yellow Bourbon。大家知道,咖啡的果实是红色的,所以咖啡果实的英文叫Coffee Cherry。可是,巴西这种咖啡品种是黄色的,从远处看,放大来看,特别像一个橙子。我在巴西的一个庄园看到这种黄色的咖啡果实,而且它的处理方式很特殊。把果皮和果肉去掉,留下果胶,在广袤的巴西喜拉朵大高原上进行晾晒,那里充沛的阳光使咖啡豆上的果胶产生了非常细微和微妙的发酵,产生了一种很甜的物质。这种甜味再进入咖啡豆,就让巴西咖啡,也就是这种Yellow Bourbon更加的甜美和顺滑。所以它的风味特点有甜,有淡可可花生糖的风味。金米兰生产了这样一款巴西咖啡,就叫巴西果胶日晒。
随着咖啡在Carmo de Minas地区种植成功,后来巴西有了越来越多的地方,种起了咖啡这种重要的农作物。现在巴西已经是一个年产5000万袋的咖啡出产大国,产量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巴西咖啡不仅产量大,而且它是一种非常平和和温和的产品,它既可以独立饮用,也可以与任何一种其他种类的咖啡豆混合在一起,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包容。
巴西咖啡对我来说,就是温柔的,随和的。
为什么巴西咖啡打头阵?
如今,巴西咖啡种植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咖啡树,过去全球咖啡市场占有率更曾高达80%。
据说还有一个小故事,真实性尚未考证,让我们一笑而过:
传说,曾经有一名巴西官员名叫Palheta,他因外交任务前往法属圭亚那,魅惑了当地省长的妻子,在离开时,省长妻子所送的花束内藏有咖啡种子。于是,他回国后便种下的咖啡树。
什么是果胶日晒?
咖啡果的内部构造
1、中线
2、咖啡生豆(胚乳)
3、银皮(羊皮纸与生豆中间的薄薄的一层,包括中线夹线部分)
4、羊皮纸(内果皮)
5、果胶
6、果肉(中果皮)
7、果皮(外果皮)
卡杜艾Catuai(黄色)咖啡果实
为什么要PO个咖啡果的图呢,因为咖啡果在采摘过后要经过一系列工序才能成为我们所说的咖啡豆!
在金米兰的咖啡时间里,朱雪松先生介绍了“果胶日晒”这种独特的加工工艺。将果皮及部分果肉去除,保留果胶、部分果肉、羊皮纸 (内果皮)、以及咖啡生豆(胚乳)部分,然后进行日晒干燥。
而后,果胶及部分果肉经过轻微发酵,甜甜的味道进入咖啡豆中,就有了这种甜美中混合着淡可可和花生糖味道的巴西咖啡。
挂耳咖啡是什么?
挂耳咖啡长得如图所示!不用语言描述了……!
挂耳咖啡与速溶咖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速溶咖啡简单的说是工业化的合成品,将奶精、糖以及萃取完咖啡液的粉末一起调配。
而挂耳咖啡的成分100%为原豆研磨咖啡,没有其他添加物。
挂耳咖啡怎么喝?
1、将外袋打开,依内袋上方箭头标示方向撕开
2、将两个耳朵拉开挂在咖啡杯边缘上
3、将热水分段注入挂耳包内
4、将挂耳包拿走,喝!